中药灵芝是传统中医药中的珍品,素有“仙草”之誉。2000余年来,灵芝的临床应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改变,古代临床灵芝是如何使用的?常用于治疗哪些病证?本文通过梳理历代方书和本草,对灵芝的古代临床使用进行整理,为灵芝的现代应用提供参考(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)。
1、隋代以前
灵芝在古时的功效记载
在此时期,灵芝在临床方书中少有记载。灵芝的大量出现始见于汉代的道家典籍、神仙传说及文学作品中,成为当时社会追崇的仙家灵药。刘向《列仙传》记载的神仙中人皆服食灵芝。“(彭祖) 常食佳芝,善导引行气。”“(江妃二女) 我遵其旁,采其芝而茹之。”“(鹿皮公) 食芝草,饮神泉,且七十年。”葛洪《抱朴子内篇》“仙药篇”中,将芝草放在重要位置,抱朴子曰: “五芝及饵丹砂、玉札、曾青、雄黄、雌黄、云母、太乙禹馀粮,各可单服之,皆令人飞行长生。”又云: “仙药之上者丹砂,次则黄金,次则白银,次则诸芝,次则五玉,次则云母……”而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也佐证了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功效并非虚妄,“赤芝,味苦、平。主胸中结,益心气,补中,增智慧,不忘。久食轻身不老,延年神仙。一名丹芝。”(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)
2、隋唐时期
灵芝千年流传
唐代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首次提出六芝的配伍禁忌,云: “(六芝)薯蓣为使,得发良,恶恒山,畏 扁青、茵陈。”在薯蓣条中载“紫芝为使”。这个结论被后世沿袭。《千金翼方》中“用药处方”中将“白芝”列为惊痫通用药。惟一的有关灵芝附方为“华佗云母丸子三人丸方”,内有53 味中药,紫芝名列第十三。作为唐代唯一的官修本草《新修本草》,对灵芝的临床效用没有过多的探讨和评价。仅谈及五芝稀有难得。云:“五芝,《经》云: 皆以五色生物五岳,诸方所献,白芝未必华山,黑芝又非常岳。且紫芝多黄白,稀有黑青者,然紫芝最多,非五芝也。但芝自难得,纵获一二,岂得终久服耶。”(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功效与作用)本文摘编自《中国现代中药》2016年5月第18卷第5期
(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,仅供参考,有疑问者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、删除)
一味成方牌灵芝破壁孢子冲剂:
精彩评论